「8月15那伊天,船會離開琉球港… 」
這是一首台語老歌,但我最近一直會想起這兩句歌調
沒有為什麼,只是因為在今年的8/15,我即將調職。
調職這件事,其實在公務體系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辭。但對我來說,它卻是如同離職。因為,我即將離開我習慣了10幾年的工作場域,離開習慣的工作思維及模式,也可以說即將進入一個未知的領域。
老實說,從踏入社工界,進入大學的那一刻,我並沒有抱持的遠大的使命與抱負就讀而畢業,也同樣是隨著命運的安排進入職場。但人生的路走到現在,我也沒有後悔走過這途,甚至有時也會欣賞這一路的風景,幸運的是,青春期的我,深處在社會價值低落的灰暗谷底,進入這行,卻一直爬上人生的高峰…
大三得到全班第二名,這是從國小之後,睽為甚久的名列前茅,雖然沒有獎狀,但那個感覺就像鄉長家裡的大看板一樣亮。
研究所莫名奇妙的上,還得到老師的疼惜與照顧,同學的支持與友愛,也出奇的順利畢業。
再外亂轉了一年,順著父母的心意準備一年無聊的師資班,邊都沒沾上的我,又因緣際會的進入大家羨慕的私人大公司。
進入家庭後,又復出考上公職。我不再是父母眼中頭疼的人物,在家庭地位中,也開始有不同的變化。
一路走來,旁人見我順遂如意,甚至刺眼。但我卻很清楚的知道這一切都不是表面的這麼如意與輕描淡寫。人生就是苦悶,如何與苦悶共處,卻是我學這行最大的收穫…
現在要離開,當然是受了很多不為人道的衝擊,也可以用慣用的學術語言「Burn out」一語敝之,但那個感覺就像是男女之間分手的老理由「個性不合」一樣的爛!今天在某個部落格看到,蔣勳寫的一段文字
蔣勳說:
美需要在生命中不斷地去庫存。
我們的痛苦是,你在某個年齡層,在某個行業裡發現:你的感覺沒有了,因為你從沒有庫存過。
對此,我深深的有感覺。但我想,我不是沒有庫存過,而是早見底了…
離開,面對未知,不可諱言,是有恐慌的,只能虔誠的盼望。
我很希望能再學一點東西,anything都好,希望重新打開五官的敏銳。
少些苦難,阿彌陀佛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