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

父母的期待

寫這個東西其實是因為這兩天跟自己爸爸聊天的時候談到的話題,說到自己家庭,其實家家有本難念的經,實在很難說個清楚。

自己的家庭來說,在外人眼中,我想是公教人員的緣故算是很平凡與穩定,父母親從事的職等也含算高,老實說,雖富不及有錢人,但從小的花費、父母的栽培。基本的一定有,加上父母都讓自己的孩子念私校,三個孩子、國高中都六年,其實說真的花費算可觀,當然你說這樣就叫栽培嗎?我當然也不能說就是很用心。畢竟,自己在是孩子的時候,對很多事情、看父母的觀點、都很自我為出發點,我不想否認過去不佳的心情,但人生很多事其很難兩全,加上自己父母的個性,自己也覺得他們也有他們的背景、甚至要說是難處了!

對我自己來說,上面是哥哥、下面是小自己六歲的妹妹。從小,敏銳的孩子總是可以看出父母的偏愛,老實說,我不覺得自己是父母鍾愛的孩子,除了國小時,因為自己功課當時還不錯,也在母親服務的學校就讀,自我感覺會有扭曲的良好,那時還沒有太大的內心衝突。只是會覺的為何家事都是我要做,哥哥是男生都不用作,妹妹還小也不用作。自己從未曾受到哥哥的照顧,卻一直被長輩要求要照顧妹妹。國中後,成績變的超差的我,更是成為家中的眼中釘,連小我六歲的妹妹,都會說當時就覺得我這個姊姊超麻煩,總是愛跟父母吵。青春期,我就不如哥哥妹妹乖、溫順、又會唸書,吵著要搬出家裡。不可否認的,我一直都是自我主見超強的孩子,但一路跌跌撞撞的,我也不知該說是好或不好,人家看我很靈活,我有時都覺得這才是最笨的人生。

大學考個私立的學校,念的學系還是我媽當初說要是讓我念,他就改姓的系所。我的哥哥跟妹妹都上了父母期待的國立大學,念了父母期望的學系。當時的父母,只要出門遇到人家問孩子念哪裡,總會技巧性的避過我。我也習於這樣的模式好多年,我還是很慶幸,自己念的是社工,雖然當初是糊里糊塗的進了這個系所,但是它幫助我看待人生,有更寬容的角度。

畢業後我很順利的作了一年研究助理,也又很糊里糊塗的念了個研究所,畢業了又進入一個大公司就業,又很幸運的遇到人家欣羨的婚姻對象,生了兩個孩子,更妙的是,現在的我還考上高考。寫到這,我都覺得自己的人生好像現在是煙火,是最美的時刻,其實也怕是短暫即逝的假象。雖然自己走過這段自己最清楚甘苦,但在外人看來,我確實走進康莊大道。

反觀,我的手足從大學畢業之後,就開始了風暴期,工作不順,找對象也不順,原本受父母期望念的科系,哥哥為追求自己真的要的科系,還花了家裡一大筆錢出國唸書,回國就業也不如自己預期順利,但還好總也過了過渡期,但找對象,就一直找不到符合自己同時家裡又喜愛的對象,最後硬是把人家肚子搞大了,趕鴨子(父母)上架的結婚,換來的是父母的不諒解,與彼此之間的仇視。妹妹是習於自己念的末代學系,出路原本是穩定的鐵飯碗,卻變成流浪教師,不穩定的工作,導致現在家人有一點的關心都覺得是莫大的壓力,婚姻路又看到自己哥哥的可怕前車之鑑,也一直不願讓家人知道交往的對象為何。

現在我的父母開始不愛出門,出門也避談哥哥及妹妹的發展,對照往昔,我自己是不勝欷噓。反觀自己與手足的角力,雖然父母現在對我較多關注,跟我比較親近,也開始會比較輕鬆的像友人一般聊天,但相對的,我跟手足之間卻也越行越遠,得與失之間,很難計量,有很多狀況也是把你逼上火線,只有無奈。

爸爸前天說,其實作父母對孩子能有什麼期待,也只是希望子女的發展不要讓他們丟臉而已!出去跟人家對話,不要比不上人家而已。看看自己家庭的寫照,發現期待看來很淺,卻很難!
十年河東,十年河西,皜桎仍在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