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7月8日 星期五

離職感言

「8月15那伊天,船會離開琉球港… 」
這是一首台語老歌,但我最近一直會想起這兩句歌調
沒有為什麼,只是因為在今年的8/15,我即將調職。

調職這件事,其實在公務體系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辭。但對我來說,它卻是如同離職。因為,我即將離開我習慣了10幾年的工作場域,離開習慣的工作思維及模式,也可以說即將進入一個未知的領域。
老實說,從踏入社工界,進入大學的那一刻,我並沒有抱持的遠大的使命與抱負就讀而畢業,也同樣是隨著命運的安排進入職場。但人生的路走到現在,我也沒有後悔走過這途,甚至有時也會欣賞這一路的風景,幸運的是,青春期的我,深處在社會價值低落的灰暗谷底,進入這行,卻一直爬上人生的高峰…
大三得到全班第二名,這是從國小之後,睽為甚久的名列前茅,雖然沒有獎狀,但那個感覺就像鄉長家裡的大看板一樣亮。
研究所莫名奇妙的上,還得到老師的疼惜與照顧,同學的支持與友愛,也出奇的順利畢業。
再外亂轉了一年,順著父母的心意準備一年無聊的師資班,邊都沒沾上的我,又因緣際會的進入大家羨慕的私人大公司。
進入家庭後,又復出考上公職。我不再是父母眼中頭疼的人物,在家庭地位中,也開始有不同的變化。
一路走來,旁人見我順遂如意,甚至刺眼。但我卻很清楚的知道這一切都不是表面的這麼如意與輕描淡寫。人生就是苦悶,如何與苦悶共處,卻是我學這行最大的收穫…

現在要離開,當然是受了很多不為人道的衝擊,也可以用慣用的學術語言「Burn out」一語敝之,但那個感覺就像是男女之間分手的老理由「個性不合」一樣的爛!今天在某個部落格看到,蔣勳寫的一段文字
蔣勳說:
美需要在生命中不斷地去庫存。
我們的痛苦是,你在某個年齡層,在某個行業裡發現:你的感覺沒有了,因為你從沒有庫存過。
對此,我深深的有感覺。但我想,我不是沒有庫存過,而是早見底了…

離開,面對未知,不可諱言,是有恐慌的,只能虔誠的盼望。
我很希望能再學一點東西,anything都好,希望重新打開五官的敏銳。
少些苦難,阿彌陀佛!

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

矯情VS白目

這是個矯情的社會,但我是真白目…

案例一:
同事A離職前針對本人舉辦的獨老活動檢討會,建議一本獨老活動帶領的書目,活動檢討報告呈核後,主管批示:書籍可供科內參考。
小主管指示本人,向同事A要影本
本人:影本?(本人用狐疑的眼神看著小主管)
本人:提供書目供科內下次採買如何?
小主管:那一本都小小本而已,就叫人家印來
本人:那郵資跟影印費怎麼辦?
小主管:@#$%^&…

主管的意見不會吸收馬上照辦,還頂嘴,這樣怎麼會受人疼愛呢?

案例二:
同事B總是在大呼小叫,責怪其他同仁垃圾分類沒做好,例如:誰把便當的養樂多罐都丟一般垃圾…
小主管、同事B,跟負責大樓事務的樓管同仁皆說,本辦公大樓垃圾皆由外包廠商清運,只有廚餘會額外收。但本單位垃圾還是有分類,有四個垃圾桶,沒有廚餘桶。
本人:那做垃圾分類幹麻

外子數落本人,這種事就不用再問!要矯情的做給其他的長官看阿!問了真的事很白目,惹人厭阿!

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

991106宜蘭遊

這次去宜蘭玩,住了一間還蠻有規模的民宿—夏朵沙灘渡假會館http://www.chateau-villa.com.tw/
飯店還得到書本的推薦,一個老闆~戴勝通住的民宿心得。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474728

這天活動是包館的,原本是抽房型的選擇,我們家小孩喜歡A-C房的樓中樓房型,不過藥商之間的部份我就不想贅述,每間房都很別緻,不過我們住的是I房,算是裡面比較小的房型。其實飯店房間很有特色,就在海邊,發現外澳的場地真的很適合衝浪,一連兩天都看到有人在衝浪,只要天有亮的時候就出現人,真佩服這些人的熱愛,雖然天飄著雨,也適逢農曆的立冬,但還是不減衝浪人的興致。可能是冬天有著東北季風浪就多,雖然有雨,但衝浪的人哪怕溼呢!
這個飯店唯一讓我詬病的,就是太濕的氣候,可能是冬天八!整個房間超濕,他是有空調系統,但是有孩子,我們又不能直接開強冷,才能乾爽。原本調25度,整個房間壁上就是濕的,空調也就停擺(可能那個溫度就是常溫),我的總結論就是,夏天來住就是完美阿!

藥商安排自己的外國男友充當英語老師,在大人上課時帶孩子,我家哥哥很大方的熱烈參與,妹妹喜歡待在房裡呆(給電視看),也都很開心。
晚餐吃得是對面的一家紅螃蟹餐廳,裡面多是海鮮特產,很新鮮的辦桌菜。小彭有的一次嘗試生魚片,也是個開心。
早餐是飯店附得早餐,有三明治及火腿煎蛋類的選擇,都有附水果及飲料,很豐盛,連妹妹都自己吃得津津有味。

第二天我們全家去住了剛開幕的宜蘭博物館,蓋得像山一樣的造型,新開幕的,但人山人滿,好不熱鬧,博物館不錯外面有設置很多的傘架,完全瞭解宜蘭多雨的氣候,否則拿著傘逛博物館也挺煩人的,動線及館內設計還蠻順應宜蘭的風土人情,是個瞭解宜蘭的好方式。
館內一樓就是伯朗的咖啡館,走累了要喝個咖啡、吃個餐也是個選擇,雖然我覺得不是很好吃,但還可以吃啦!
博物館旁邊就是山景跟大水塘,風景真的是好阿!吃風景就可以飽了!

雪隧的開通,對去宜蘭玩真的是好方便!星期六晚上花博開幕有煙火,雖然沒看到,但聽說天氣不好濕氣水氣太多,霧茫茫不好看,剛好來宜蘭玩也很不錯呢!

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

鄭秀文新聞一感

看了鄭秀文的文章,讓我感觸良多,忍不住的想來寫篇感想。
其實鄭秀文不是作家,文筆自然不是絲絲入扣的擲地有聲。但他寫得很誠摯,坦蕩如實,這是我很感動的地方。
大家都一直注目在他要不要跟安仔復合的狀態,看八卦的、好事的都有…身為公眾人物的三個人,其實一舉一動都是備受矚目的。這種壓力,不僅是對他本人,對安仔、甚至是跟他們交往的對象都是飽受折磨的,縱然大家都知道感情事如人飲水,但不免俗的,你就是會被在週刊上列表,一項項品頭論足一番。批評的不留餘地,寫的人及看的人都能一副事不關己的脫身,但這些當事人卻是苦不堪言。

我欽佩鄭秀文的擔當,在這個風頭上,縱然他也很清楚他可以不用太清楚的表態,但他卻選擇站出來。
真的經歷過愛情風雨的人,都能夠知道,他說得每個狀況都是真切的體悟,他寫得,就是血淋淋的人生實境。

我不知道他寫這篇文章,是否真能有效的能止住嗜血的媒體。但我看到他的成熟,以及產生心疼他的感受,我一直不是特別的喜歡他的歌迷,但因為這篇文章,我真覺得他是個好女人,也完全明瞭為何會有其他友人要湊合他跟安仔復合!

我也真心的,很想替他相信,上帝不會讓他等太久的!
以下節錄他的文章,祝福他!
鄭秀文聲明全文:
僅余的一小片天空
對不起,因為三言兩語實在不能全然表達清楚我自己以及我的想法,也極怕被斷章取義。所以,我決定自己用文字。

公司同事Mavis剛給我發短訊,說想我回應安仔分手之事。Mavis善意提醒我:“不用回應得太認真!”我本想推卻,但我深知在這事上,我實在難以掩飾事不關己的局外者,於是,我決定一次過在這釐清我的想法,我的內心。而且鄭重而認真的。

再一次,由始至終,都未曾再一起過。(外間統稱「復合」)。分手十年八載,但數千日裡頭,如果你問我心底有沒有想過同安仔「復合」這事,我會坦白:「我有。」我確實有。但最終有沒有發生過?沒有。從來沒有。一直也沒有。因這些年月,我們都忠於朋友角飾。這裏面有愛嗎?當然。打從我十六歲認識這人,冥冥之中我們就成了彼此生命之中的一個守護者,這廿多年,我們雖不致歷劫過大災大難,但事實也共同度過了很多人生高低起跌和悲喜,來到今天,愛情變成了情誼,我珍而重之。外間常說我們「復合」,但事實上,要從這接近十年八載的朋友角色砌換回去情侶關係,並非如外間想的如此輕易簡單。分開這麼多年,我們各自經歷了很多,時間大概也讓彼此改變了很多,我和他再也不是廿年前的那個自己,要再走到一起,並不是空憑那個記憶中的對方就可成事。於外間看來,好像非常簡單而又順理成章的「復合」故事,於我來說(尤其一個女人),這是一場跟幸福攸關的大事,豈能輕率。這十年八載,我碰上過安仔的次數頂多十多次,基本上我很多習性喜愛甚至想法也改變,我猜,我現在喜歡什麼,他又厭惡什麼,都得重新確認。難道就憑廿年前那點點一起的記憶麼?「復合」,都總得從原點開始。外間未免把「復合」想得太戲劇化了。

安仔與女朋友分手,我沒有資格發言,然而在這事上我不能避免地成為眾矢之首,你問我,我難受嗎?當然。但我可以置身事外飾演局外者嗎?我知道我不可以。我只能讓這事情慢慢褪去。

談到Michelle,在我記憶之中,只見過一次。就是那次於安仔家中BBQ,對於她,認識確實不深,但印象中活潑開朗。由於先天性我跟安仔的十多年根基過于深於民心,讓她跟安仔的感情也處在我的陰影之中,如果我是她,我也會難受。但這些先天性的因素,實在無人能控制。也許這個就是娛樂圈不變的大法則,誰和誰曾一起過,總難免會成為彼此一輩子的話題牽繫。

藝人常希望保有私隱,其實歸根究底,我們不過想保有自己的內心,鎮守住一些屬於自己的真正想法。外間越想撕裂它挖個深入探個究竟,我們越奮力保守這僅餘的一小片天空。這兩天,我一直在家,樓下有全天候緊守崗位的娛樂記者,我沒有外出,我實在需要一個空間去靜靜思考,到底該不該把這僅餘的一小片天空留給自己?

從沒復合,從來也未曾有過什麼求婚,分開多年,要從朋友變回情侶,並不是外界所想像那麼「拎起個喼就行得(意為:拿起行李就隨時可以出發)」這麼簡單。然而我體會到,安仔的分手,從各路的報章筆下,鄭秀文看來責無旁貸。從未復合就發展到如斯地步,我感到透不過氣。

有些關係,我實在驚動不起,也不敢驚動。

縱使獨居,我偶爾會感受到寂寞,也早習慣了跟寂寞混熟,我斷不會因為寂寞而亂踩入一些不明的狀況。

可以嗎?可以暫且放過我,放過安仔,放過Michelle嗎?人的情感,總需要時間去處理,療傷,平伏。“我、他、她”都不過是個人而已。

謝謝,不好意思,我跟一些不耐煩的讀者一樣,復合的新聞我也有感很煩厭。

就這樣,一次過,說完。

P.S. 上帝,也請別讓我久等,可以嗎?
Mi

2010年6月23日 星期三

誰說美女不吃香

現在的美女實在太多了!
這是我最近的感嘆,不知是自己年華老去,還是最近新聞吵的太熱,什麼網路美女、素人美女、台大學生做show girl…,大家還在新聞上吵的熱熱揚揚,什麼物化女性之類的辯論節目也參一腳。總好像處處是美女,老實說他們看來真的是賞心悅目的,這真的可以證明青春的肉體是無敵的,誰都無法抗拒,哈!美,這件事,變成大眾追求的標的,老實說,我說不上來好不好,畢竟追求美,有時真的是文化精神上的體現,會在這裡發牢騷,實在是很多感觸。
不可否認,很多人是先看到美麗的外在才會在看到內在,有美麗的外表,不論男女都可以比較容易獲得青睞的機會。我覺得這是鐵律,不容否認及忽視,我也不想說些違心之論,但這往往會出現很大的陷阱,不論是看的人或是被看的對象,誤差的部份我不在這提。
在這,我要先說的是,我的很多案主其實他們年輕時,也都美。甚至是他們現在就很美,但他們習慣於男人追逐討好的遊戲,用身體換得金錢或物件的過程。很多要這些人努力的說詞,他們往往無法認同,然後越陷越深,等到年華老去,人生變得一無是處,甚至出現更多光怪陸離的悲劇人生。
看著他們,除了悲憫他們,可惜他們,我常常會覺得,他們的美貌甚至是一種錯誤,不!應該說是一種魔障。讓他們隔著這個美麗的水晶體,看不清些真實的面相。
我相信這樣的事件不是僅僅在我的案主們身上發生,只是他們光怪陸離的人生比較嚴重而已。
美麗的人,有時會被同性排斥或討厭,會被異性騷擾,甚至覺得自己的努力都是白費,或是啥都沒做好事好運就會降臨,但美貌總會褪色,習慣鎂光燈的焦點後,如何善處退場時機,這考驗著很多人。色不迷人人自迷,不管你是不是台大生,你跟別人都逃不開這個迷思而不自覺。
很多事我們都知道,甚至很多態度跟觀點我們都可以合理化的各持其詞,辯論不休。是利用還是被利用,還是自己要清楚而自處才是上策。
有時想想,人生還真的是如夢幻影,誠摯希望自己不要杯弓蛇影,像惡夢一場才好!

2010年5月27日 星期四

韓劇潮流

老實說,自己真的是電視兒童,不!應該是愛看電視的媽媽…
很多人都有喜歡看的劇台,我自己倒是真的很喜歡看日系的節目,每次轉的永遠是那幾個日本台,我常常很佩服日本人的創意,跟堅持的美感,也讓我學到很多新知。連我那聰明的老公,從婚前到婚後,常常會驚訝我為何懂些知識,而問我從何得知,我的答案常是是看電視學來的,婚後他更印證我說的是真的!就從原先反對我犧牲睡眠去看電視,慢慢可以隨我看的態度。當然,那也有可能是他說了,我還是不管堅持要看的個性使然!

若看到驚喜的日劇,則常常流連忘返,不過隨著有孩子跟工作的牽絆,很多想看的戲都沒法連貫或如時追劇。加上這些年來的日劇真的都不如我以往年輕時感受的動人好看,想當初在宿舍一堆女生看著「東京愛情故事」、「101次求婚」…一起心疼麗香、咒罵完治笨蛋的青澀年代。還看著「戀人阿」在公共場所淚流不止的傻樣,這些劇情真的太動人心魄,這些年不知是自己心境改變了,還是日劇真的不行了,就是再也找不到那樣令我投入的劇情…

近年韓劇潮流盛行,但我還是看不慣這些像台劇的風格,啥毀容、復仇之類的鬼戲碼,本人還是沒法看下去。好一些的,像「大老婆的反擊」我也看不下去,但確實有幾幕是還蠻寫實的。前年考試時,我一度相當迷戀看「咖啡王子一號店」,非看完半夜12點韓文重播版,才能唸書。這樣想想,我生孩子前還迷看過「情定大飯店」跟「冬季戀歌」,而喜歡過裴帥耶!

而這幾個月,我看了「市政廳」。歐!我才發現韓劇還有有內涵的劇耶!整個拍攝手法簡直就是偶像劇,重點是,劇情也一點都不白癡!演員也真的超會演!一整個激賞!重點是這部片也結合了很多人夢想的愛情方式,一個會無條件呵護對方、也同時能欣賞並栽培對方的人,這完完全全就是會射中觀看電視的女性心理族群,我當然就給他中鏢。這幾天又看了「檢察官公主」,阿!又再次中鏢,男女主角們都是會讓人真心喜歡的類型阿!而且很多場景真的很細心,讓觀眾細細回味,很多對話也是超超經典,只能拍桌叫好!

這幾齣劇,也有相當幽默的橋段,可以讓我在工作家庭閒暇之虞,好好投入劇情且放鬆。咦!讓人通宵追劇,看完失落,這算放鬆嗎?

不管拉!好好看!好好看!就是好好看啦!

PS.感恩同學Shirley的推薦,及燒路給我的分享,讓我有整個粉紅色的感覺!讓媽媽馬上有少女的心情呢!

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

2010香港旅

4/14-4/18我們一家去香港,起因是為了帶孩子去香港迪士尼,孩子玩的開心,但自己卻著著時時的體驗到香港人對講普通話的人的歧視。

發生了很多小事件,實在不想一一綴囑,畢竟不愉快。
能想像本來好跟你說廣東話的香港人,一聽到你說國語,馬上就用輕蔑與不良的語氣回應。每每被氣得有些起心動念,覺得當下溫和的台灣個性吃悶虧,又覺得自己也不知該如何反應,常常草草過去,但老實就是不舒服。
一直在想自己真的是性急、真的太容易生氣,再回台灣的晚上跟先生小抱怨,才知道先生還受了更大的氣。
在上機前先生帶兩個蘿蔔頭上廁所,打掃的清潔婦竟說:你們不用弄髒了我剛打掃好的廁所。接下來就開始跟我先生說一堆英文…
真是,@#$%︿&*
我只能說我先生真的是好脾氣
他說香港人真的很壞,只認錢,他國小出國時就知道了。

在香港迪士尼的叢林探險遊戲設施,你可以看到他設立了三排,英文、廣東話、普通話,雖然在入口說明排隊的時間都一樣。
但真的,那個時間就是不一樣,你知道的,香港也來很多大陸人,那天我當場就看到爆怒的大陸婦人插其他隊後,與香港人之間的衝突,然後看著外國人拿著相機拼命拍照…。我第二天再去排了一次,也是輪到我們最後,兩場解說的品質完全不一樣…
在香港,很自然的就可以看出哪些是大陸人,哪些是香港人,還有自己啥都不是的台灣人…

我們住了香港迪士尼旁的飯店,他有兩間,一間是迪士尼酒店,走維多利亞風格,另一間是好萊塢酒店,比較現代的風格。我們本來預計要住迪士尼酒店,但說訂不到房,只好轉住好萊塢酒店,價格比較便宜一點點而已,但服務完全不一樣。
最後半天,我帶著孩子去玩那間飯店的設施,可以看到飯店風格,餐廳的定位,就完全不一樣,這樣價格的飯店,竟然沒有客房服務!你可以說飯店本來就要設計不同的路線供人選擇,但連住民也讓你感覺很不一樣。迪士尼酒店多半是白人及香港人,就算是大陸客人你也看得出是教養良好的有錢人。好萊塢飯店就是小團體客、大陸人、東南亞、印度等膚色較黑的客人。

再說迪士尼,自從大學畢業後迄今10年多,我去過了三家迪士尼,一家是佛羅里達的本舖、一家是去年的東京迪士尼、再來就是這次的香港迪士尼。
佛羅里達本舖,那次帶著媽媽跟妹妹,跟著在美國的哥哥及他當時的女朋友,從美國之北的費城開車至美國東南的佛羅里達。千里迢迢、沿途像吉普賽民族的野戰旅遊,大家都累,但場地真的廣大,走的又曬又累,但設施也很刺激,表演的項目因為英文差,所以沒有入內欣賞,超可惜。但最後的煙火表現迄今難忘,我還記得煙火一開始有小仙子從城堡頂端飛出的那幕揭曉…

東京的是親子團,整體規劃的當然就完善的多,去年沒有仔細寫下我的心得真是抱憾,也很可惜的那兩天,因天候不佳沒看到煙火。不過日本人超愛迪士尼,每個隊伍都排的超驚人,我也很佩服我那兩個蘿蔔頭在那5歲、3歲的年紀,可以排上一到二小時的玩上一個遊戲,當然有時是我們大人抱著讓他們睡或休息,但可以穩定耐心的排就很驚喜。我女兒還在最後一天要離開的時候抱著他爸爸說:「我們要離開了嗎?我好想再多待一下下,我好難過。」然後趴在爸爸身上哭…
也因為這樣,我們就安排這次的香港迪士尼…

香港迪士尼真的超小,你真的一天就可以走完,遊戲也不用排很久,排最久的就屬開賽車的,要一個小時左右,但這項遊戲日本也有,但服務人員會在每台車出發的時候,用手大力揮圈,高喊Let’s go!!整個園區的人永遠帶著笑容,環境永遠乾淨、守禮!香港的人員表情不耐,一直跟其他工作人聊天…。
日本的遊行表演,真的很令人超感動,那種超認真的把夢做的最美的感受,真的會令人想哭…香港就是一堆大陸客的吵雜…小熊維尼的遊戲項目更是跟日本有嚴重的落差。不過我有看到煙火,整體來說,煙火很好看,但有點像馬戲團的感覺…尤其是中間中國化表演的那一段…不過,香港迪士尼內的餐廳就真的好吃,美國的餐廳份量大的誇張,而且吃不慣。日本小巧精緻。香港真可以稱的上好吃。

這次的香港迪士尼之旅,孩子還是最開心的。為了這點,我想我受的氣都可以不計較,這就是我,就是台灣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