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

鄭秀文新聞一感

看了鄭秀文的文章,讓我感觸良多,忍不住的想來寫篇感想。
其實鄭秀文不是作家,文筆自然不是絲絲入扣的擲地有聲。但他寫得很誠摯,坦蕩如實,這是我很感動的地方。
大家都一直注目在他要不要跟安仔復合的狀態,看八卦的、好事的都有…身為公眾人物的三個人,其實一舉一動都是備受矚目的。這種壓力,不僅是對他本人,對安仔、甚至是跟他們交往的對象都是飽受折磨的,縱然大家都知道感情事如人飲水,但不免俗的,你就是會被在週刊上列表,一項項品頭論足一番。批評的不留餘地,寫的人及看的人都能一副事不關己的脫身,但這些當事人卻是苦不堪言。

我欽佩鄭秀文的擔當,在這個風頭上,縱然他也很清楚他可以不用太清楚的表態,但他卻選擇站出來。
真的經歷過愛情風雨的人,都能夠知道,他說得每個狀況都是真切的體悟,他寫得,就是血淋淋的人生實境。

我不知道他寫這篇文章,是否真能有效的能止住嗜血的媒體。但我看到他的成熟,以及產生心疼他的感受,我一直不是特別的喜歡他的歌迷,但因為這篇文章,我真覺得他是個好女人,也完全明瞭為何會有其他友人要湊合他跟安仔復合!

我也真心的,很想替他相信,上帝不會讓他等太久的!
以下節錄他的文章,祝福他!
鄭秀文聲明全文:
僅余的一小片天空
對不起,因為三言兩語實在不能全然表達清楚我自己以及我的想法,也極怕被斷章取義。所以,我決定自己用文字。

公司同事Mavis剛給我發短訊,說想我回應安仔分手之事。Mavis善意提醒我:“不用回應得太認真!”我本想推卻,但我深知在這事上,我實在難以掩飾事不關己的局外者,於是,我決定一次過在這釐清我的想法,我的內心。而且鄭重而認真的。

再一次,由始至終,都未曾再一起過。(外間統稱「復合」)。分手十年八載,但數千日裡頭,如果你問我心底有沒有想過同安仔「復合」這事,我會坦白:「我有。」我確實有。但最終有沒有發生過?沒有。從來沒有。一直也沒有。因這些年月,我們都忠於朋友角飾。這裏面有愛嗎?當然。打從我十六歲認識這人,冥冥之中我們就成了彼此生命之中的一個守護者,這廿多年,我們雖不致歷劫過大災大難,但事實也共同度過了很多人生高低起跌和悲喜,來到今天,愛情變成了情誼,我珍而重之。外間常說我們「復合」,但事實上,要從這接近十年八載的朋友角色砌換回去情侶關係,並非如外間想的如此輕易簡單。分開這麼多年,我們各自經歷了很多,時間大概也讓彼此改變了很多,我和他再也不是廿年前的那個自己,要再走到一起,並不是空憑那個記憶中的對方就可成事。於外間看來,好像非常簡單而又順理成章的「復合」故事,於我來說(尤其一個女人),這是一場跟幸福攸關的大事,豈能輕率。這十年八載,我碰上過安仔的次數頂多十多次,基本上我很多習性喜愛甚至想法也改變,我猜,我現在喜歡什麼,他又厭惡什麼,都得重新確認。難道就憑廿年前那點點一起的記憶麼?「復合」,都總得從原點開始。外間未免把「復合」想得太戲劇化了。

安仔與女朋友分手,我沒有資格發言,然而在這事上我不能避免地成為眾矢之首,你問我,我難受嗎?當然。但我可以置身事外飾演局外者嗎?我知道我不可以。我只能讓這事情慢慢褪去。

談到Michelle,在我記憶之中,只見過一次。就是那次於安仔家中BBQ,對於她,認識確實不深,但印象中活潑開朗。由於先天性我跟安仔的十多年根基過于深於民心,讓她跟安仔的感情也處在我的陰影之中,如果我是她,我也會難受。但這些先天性的因素,實在無人能控制。也許這個就是娛樂圈不變的大法則,誰和誰曾一起過,總難免會成為彼此一輩子的話題牽繫。

藝人常希望保有私隱,其實歸根究底,我們不過想保有自己的內心,鎮守住一些屬於自己的真正想法。外間越想撕裂它挖個深入探個究竟,我們越奮力保守這僅餘的一小片天空。這兩天,我一直在家,樓下有全天候緊守崗位的娛樂記者,我沒有外出,我實在需要一個空間去靜靜思考,到底該不該把這僅餘的一小片天空留給自己?

從沒復合,從來也未曾有過什麼求婚,分開多年,要從朋友變回情侶,並不是外界所想像那麼「拎起個喼就行得(意為:拿起行李就隨時可以出發)」這麼簡單。然而我體會到,安仔的分手,從各路的報章筆下,鄭秀文看來責無旁貸。從未復合就發展到如斯地步,我感到透不過氣。

有些關係,我實在驚動不起,也不敢驚動。

縱使獨居,我偶爾會感受到寂寞,也早習慣了跟寂寞混熟,我斷不會因為寂寞而亂踩入一些不明的狀況。

可以嗎?可以暫且放過我,放過安仔,放過Michelle嗎?人的情感,總需要時間去處理,療傷,平伏。“我、他、她”都不過是個人而已。

謝謝,不好意思,我跟一些不耐煩的讀者一樣,復合的新聞我也有感很煩厭。

就這樣,一次過,說完。

P.S. 上帝,也請別讓我久等,可以嗎?
Mi